高哲铭专栏
主页 > 团队 > 高哲铭专栏
跨越东西方的文化鸿沟
2011/11/29 0:00:00  来源:中国企业家杂志

跨越东西方的文化鸿沟

作者:高哲铭 英飞尼迪集团总裁及创始人

“我不懂。”“他们为什么这么想?”“他们为什么这么做?”“他们为什么不回应我?”“这是个玩笑吗?”“他们是在利用我们吗?”在我过去八年和中方的合作中,每天都能听到这些担忧和疑问。我和同事们都不是中国人,对我们来说,最具挑战性的经历就是了解复杂的中国文化。

我很庆幸自己的生活横跨了东西方两个世界。中国的兄弟姐妹们,请允许我再分享另外一些观点,来帮助你们更多了解所谓的“外国人”。

一,大多数外国人不太能理解“话外音”。微妙的信息传递不是他们强项,他们需要清楚的语言、更直接的沟通。尽管直率一点,别担心。

二,在中国做事时,外国人经常被告知,他们的一套在这里不适用。这让他们因为恐惧而显得行动迟疑。

三,对专有技术的认知。外国人很重视专有技术,即使该技术还没取得专利或者被广泛应用。他们认为专有技术不仅是一项技术,而且是一笔资产。但大多数亚洲人只把专有技术看做价值不确定的工具,尤其当它没有取得专利权的时侯。在跟中国企业的每一次合作中,我们无一例外地感受到这一差异。

想要投资海外的中国公司和企业家,需要逐渐努力去理解所投资国的文化。文化差异很有可能激发强烈的情感,强到让人失去客观的商业意识。弥合文化差异对于避免误解、缔造良好沟通至关重要。

中国商人们为了与潜在海外商业伙伴更好地沟通、相互理解、建立信任,还需要了解他们什么?

让我们来看几个简单但重要的事项:吃饭、饮酒、拜访。即使简单如吃饭这类事情,意味也可能十分复杂。

首先,中西方不仅食物不同,吃的观念也有差异。在中国,吃饭更在于文化体验和社交意义,而外国人则更享受食物本身,有时还只把食物当做保持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的一种手段。

两年前,以色列的一家大型医药公司接待了中国国有企业的高级代表团。为了控制日程节奏,东道主没有给午餐准备正餐,而只是准备了三明治。不用说,中国代表团感觉被怠慢了,他们将之理解为主办方对于潜在合作价值的态度。

饮酒观念。在中国,大喝特喝是商业文化的一部分;然而在西方则不然,西方人喜欢在午饭或晚饭的时候喝上一杯葡萄酒或鸡尾酒,仅限于此。

拜访礼节差异。对中国人来说,客人来访的从头到尾过程里,礼数都十分重要。七年前,一个中国代表团到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来拜访。我们只派了一名司机去接待他们,这是以色列传统的方式。但是,在以色列看起来很正常的事情,我们的中国客人却认为自己被怠慢了。他本期望我方公司会派一名高级代表亲自迎接他。更糟糕的是,司机还错放了他的行李。而且,在他们接触的整个过程中,司机没能听懂他的任何话。

吃一堑长一智。自此,我们在计划和接待从中国来以色列的商业伙伴时,都会对细节十分关注。从客人抵达以色列到其离开,我们都会安排会讲中文的人全程陪同,同时还会派我方高级代表接待。

但这毕竟只是我们一家外国企业的工作方式。对去海外出访的中国商人,我有个小建议:当你去海外访问时,如果在机场接待你的不是公司的高层代表,最好不要介意:第一,这可能是当地的习俗;第二,也许对方公司并不了解中国的习惯和你的期望,无论这在你看来多么合理。

http://www.iceo.com.cn/column/32/2011/1129/235835.shtml

Copyright © 2013 Infin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英飞尼迪所有 沪ICP13040265号-1